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题栏目 > 好声音讲述好故事
高级搜索
好声音讲述好故事
  • 亏什么也不能亏心
    “百家讲坛”里有一期是讲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的,主讲人有一番话让我感触颇多。他说:“都知道颜真卿的书法名扬千古,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个忠贞爱国之士。在安史之乱中,颜氏家族都表现得非常忠烈。这跟他们是颜之推的后人,是在《颜氏家训》的教导下长大不无关系。”
    2016-10-19
  • “我不在家”
    那是一个盛夏,和任何一个夏天一样,知了不停地叫,不断地提醒人们“热死啦,热死啦”。那时的我想,知了真是最诚实的虫子。
    2016-10-19
  • 家庭悦读心
    说读书,就先从书最多的地方说起,书店。每年我都和先生带女儿到书店几次,每每走近那一排排的书架,触摸一本本或厚或薄的书,望着女儿纯真的渴望的眼神,我都很惶恐,我不知道初为父母的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读书观。我没有于丹那样的父亲拥有琳琅满目、汗牛充栋书目,我的父母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,家里甚至连书架也没有。
    2016-10-18
  • 曾外祖父的“三句话”
    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。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。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······”,记得儿时就在母亲的“督促”下将字字玑珠的《朱子家训》背诵得“昏天暗地”,至今犹能信“口”捻来,但仍然无法掩饰儿时的“懵懂”——那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自己在背诵着些什么东西。
    2016-10-18
  • 老兵爷爷留给我的财富
    我的家族在近现代史上就是一个迁徙的家族——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,爷爷少年参加革命,背井离乡南征北战,后来定居在我的老家;并不是在我老家出生的父亲一辈,养育了我这一代以后,我和堂弟又为了梦想远离故土——但是在迁徙的过程中,老兵爷爷留下的家风财富始终在传承。
    2016-10-17
  • 那家人的故事
    家庭是圃,孩子是苗。家风如雨点,它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,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,才能健康成长。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,才能出类拔萃。
    2016-10-17
  • 清“风”从何处来?
    虽然你已升入初中,“小巨人”的个头都快赶超你的爸爸,不再是妈妈眼里可爱的小不点,但是从你呱呱坠地的第一声清脆啼哭开始,陪伴你蹉跎岁月一路走来,与你蹒跚之中相扶相携,品味生活的甜酸苦辣咸,回味在一起的喜怒哀乐愁,是妈妈最幸福的时光,是妈妈最无悔的选择。宝贝,妈妈爱你!
    2016-10-14
  • 扎根心里的大山
    我的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了,父亲是某国有企业的一名职员,母亲是一家造纸厂的工人。说起家风家规之类,总觉着应该是大户人家或是书香门第的专利,不过普通老百姓家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与教育方式,虽不成文,但是却很朴素实在。
    2016-10-14
  • 忆父亲
    “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,……,父亲是那拉车的牛……”一首歌曲引出了无限的哀思,冥冥回想中,有时是一种默默无闻,有时又是一种暴风骤雨。
    2016-10-13
  • 爷爷的“老理儿”
    《礼记·大学》中有记载,“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
    2016-10-13
  • 过来人的家规家训家风感受
    我是一位79岁的老人,家庭出身在农村,从小开始就在家规家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。解放前反动政府,由于自身四面楚歌,根本无人顾及大众百姓家规家风,只有老百姓自己的长辈沿袭历代为人之道的规矩,
    2016-10-12
  • 家风育人 润物无声
    我的老家安徽桐城,民风淳朴,文风昌盛,是清代最大学术流派“桐城派”的故地,也是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,出自该地的文人学士、名臣廉吏众多,有“中国文都”之美誉。
    2016-10-12
专题栏目